天气预报:
更多 通知公告
首页 > 研究基地 > 无锡党的建设研究基地 > 正文
无锡党的建设研究基地
无锡党的建设研究中心2010年度工作总结
时间:2010-12-30   点击: 来源:管理员   管理员

2010年度,无锡党的建设研究中心在中共无锡市委组织部和江南大学党委组织部的双重领导下,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推进无锡党的建设这一主题,以搞好选题结题为抓手,加强课题管理,推进了成果创新;以开展无锡党建研究为核心,加强调查研究,推进了研究创新;以优化合作共建为重点,探索党建实践,推进了工作创新;以加强中心自身建设为关键,规范管理制度,推进了机制创新。

一、以搞好选题结题为抓手,加强课题管理,推进了成果创新

1、顺利完成了2009年立项课题的结题工作。在10个课题组基本完成2009年度立项课题研究任务的基础上,于5月20日组织安排课题结题验收工作,聘请了由江苏省委党校党建研究室主任刘长江教授为组长的专家组莅临江南大学开展结题评审并顺利通过,受到了专家组的一致好评。

2、编辑出版了《2009年无锡党建研究论丛》。在10个课题组认真完成课题研究综合报告的基础上,汇编了40余万字的《2009年无锡党建研究论丛》一书;江苏省委常委、无锡市委书记杨卫泽为《论丛》作序,对《论丛》的出版给予充分肯定和积极鼓励;《论丛》的出版得到了中央文献出版社的支持,于今年8月正式出版;《论丛》出版所需6.5万元费用,得到市委组织部的全额资助。

3、发布无锡党建研究中心2010年课题并落实立项研究任务。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9周年之际,中心向在锡高校发布了2010年度立项研究课题指南;在个人申报的基础上,中心在暑假初期确定了2010年10项立项课题的负责人,其中2个课题为重点立项,8个课题为一般立项;暑假中,中心邀请无锡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周建军召集2010年立项课题负责人会议,明确了2010年10项立项课题研究工作的目标和任务,对开展好今年无锡党建研究工作作出辅导,也明确了用一年左右的时间完成课题研究工作,并在庆祝建党90周年前夕完成新一册《论丛》的出版工作;与此同时,2010年立项课题的研究经费共计22万元,也得到了落实。

二、以开展无锡党建研究为核心,加强调查研究,推进了研究创新

1、协调各课题组开展无锡基层党建调研。对各立项课题组开展调研工作作出部署;在各课题组提出调研方案的基础上,积极争取市委组织部的支持,落实党建调研工作安排;根据相关课题组的需要,为深入基层开展党建调研作一定的协调联络工作;中心办公室向各课题组提供无锡党建相关的资料,包括汇编出版的《论丛》等。各课题组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深入各市(区)或基层开展党建调研,紧紧围绕课题研究的需要,或采取走访座谈,或采取问卷调查,或采取实地视察,或采取旁听会议等多种途径,了解总结无锡基层党建的经验、特色和亮点,统计分析无锡基层党建的数据、信息和情况,归纳探索无锡基层党建的规律、目标和方向,为顺利完成今年度的立项课题研究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掌握立项课题研究的进展情况。在明确各课题研究目标任务的同时,中心办公室与各课题组负责人(或联络人)保持经常性的联系,及时了解掌握和督促各课题组研究工作的进展情况。根据今年立项课题下达得相对较晚和研究时间跨年度的实际,年终认真做好立项课题的中期检查工作,进一步明确于2011年3月底全面完成研究工作并形成综合研究报告、作好结题准备的工作要求。

三、以优化校地合作共建为重点,探索党建实践,推进了工作创新

1、扎实推进了无锡创建党建模范区的实践。从无锡“一当好、三争创”战略目标的落实出发,对三年多来争创全省党的建设模范区的实践进行回顾与思考,通过立项和重点资助,努力形成全面总结经验、着力提升水平的研究成果,以此推动无锡基层党建创新;进一步总结无锡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成功经验,推进无锡党建科学化水平;同时,对无锡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进行专题研究,增强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2、切实推进了无锡基层党建创新经验的归纳。各课题组围绕研究主题,对无锡实施新一轮“强基工程”、构建统筹城乡党建工作新格局、村(社区)党组织全面实行公推直选、加快基层党务工作者职业化建设、构建城乡党员教育管理一体化网络、发展党员工作、村(社区)基层党组织的功能转换和作用发挥等方面开展了实践研究,较好地归纳总结了基层党建的创新经验。

3、有效推进了无锡高校党建研究氛围的营建。中心以立项课题研究的方式,凝聚全市高校党建研究力量,着力提高研究水平和层面,不断扩大研究工作的影响,同时也推动了无锡高校党建研究工作。江南大学作为中心的组建方之一,将校地党建研究合作共建成果向中共江苏省委教育工委申报,获“江苏高校党建创新成果奖”。江南大学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积极借鉴中心管理方法,开展校内立项课题研究,取得了首批研究成果。着眼于加强政产学研结合,以校地合作共建研究为纽带,营造了无锡党建创新研究的浓郁氛围,也引导了高校党建研究人员积极面向和投身无锡基层,强化理解,深化认识,增进感情,增强责任。

四、以加强中心自身建设为关键,规范管理制度,推动了机制创新

1、优化了研究中心成员结构与素质。着眼于不断提升研究中心课题研究的水平与能力,从加强课题组成员自身素质着手,精心遴选课题组长,既有往年承担过研究工作的专家,也有新加盟的学者。10个立项课题负责人,分别由6名教授(研究员)和4名年轻的副教授(副研究员)担任组长,由江南大学8名同志及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各1名组成。参加课题组研究成员总数达57人,既有江南大学及在锡高校的成员,也有市委组织部等部门的成员。

2、创新了研究中心加强课题管理的机制。以把无锡党建研究中心建成市校合作共建样板中心为目标,紧紧抓住党建立项课题研究这个核心,不断探讨和巩固了提高课题研究质量、增加研究成果数量的运行机制;继续推进和实施课题组长负责制,探索了校内与校外相结合、高校与政府相结合的课题研究工作机制;科学划分立项课题的类型与承担主体,采取重点立项与一般立项相结合、机关干部与学院教师相结合课题管理机制;完善了立项课题管理从课题指南发布、招投标、组织申报、专家评审、社科管理、公布立项到中期检查、结题评审、成果汇编、公开出版的全过程管理制度。

3、完善了研究中心加强业务管理的制度。完善研究中心市校共建共管体制和双主任领导模式,以及研究中心办公室挂靠在江南大学组织部并负责中心日常工作的管理模式。着力加强研究中心与市委组织部、市党建学会,与校党委组织部、社会科学处等多方关系,促进了共建共赢。研究中心办公室强化管理职责,逐步推进信息管理、专题网页管理、外联管理、课题管理、经费管理、研究团队管理、研究文献资料管理、研究文档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促进了研究中心自身建设。



上一条:无锡党的建设研究中心2011年度工作计划

下一条:《2009年无锡党建研究论丛》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

关闭

技术支持:信息化建设管理处

校内备案号:JW备210013

地址:江苏省无锡市蠡湖大道1800号

邮编:214122

联系电话:0510-85915299

服务邮箱:zzhb@jiangnan.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