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于创新善于创新
一个时期以来,江泽民同志反复强调创新。这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确保我们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切实做到"三个代表"的一个战略性思路。各级党组织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创新是形势所逼,使命所系。当前,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社会生产关系和人们的生活状态发生了深刻变化,我们党执政的环境同以前大不一样了,面临着新的形势和任务。近10年来,在一些国家和地区长期执政的大党、老党相继下台、分化或衰亡,很值得我们深思。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高执政水平,增强执政能力,进一步树立良好的执政形象,成为摆在我们面前一个非常现实而迫切的问题。党要肩负起领导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党员领导干部务必脚踏实地,开动脑筋,充分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勇于并善于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在加强党的建设和率领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创新、创新、再创新。
.... 理论创新是根本。我们党领导革命和建设事业的每一次历史性飞跃,都是与理论创新分不开的。改革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实践,迫切需要理论创新,需要理论指导。面对飞速发展的社会实践,理论相对滞后的状况必须改变。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当前理论创新的最重要成果,也是进一步创新的指针。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并以此为指导,积极回答和解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中提出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形成新认识,开辟新境界。比如,如何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有机结合起来,在新形势下正确坚持和运用我们党"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根本方针,完善和丰富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战略思想。又如,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认识,是当前社会经济生活多样化的必然要求,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并涉及党员标准、党的先进性要求、党的执政基础等问题,迫切需要我们花力气,动脑筋,出思想,尽快取得新的理论成果。
.... 党的建设各项工作的创新,经过实践检验的行之有效的经验和做法,都要通过制度固定下来,并使之规范化。深化干部人事制度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就是重要的体制创新,是政治体制改革的组成部分。要通过改革,不断优化选人用人机制,从制度上防止和消除不正之风;同时,要不断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建立廉洁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行政管理体制。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不断扩大党的工作的覆盖面,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也需要在体制上取得突破。此外,如何进一步做好年轻干部的培养选拔工作,为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提供质量和数量保障;如何加强干部监督工作,从源头上防止和治理腐败;如何探索党员管理教育的新形式,确保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等等,都有赖于体制创新。
.... 改进作风是创新的内在要求。党的作风如何,直接关系到党的形象和战斗力,影响着党的宗旨的履行和任务的完成。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党要切实做到"三个代表",必须扎扎实实地改进我们的思想作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学风和干部生活作风。只有切实改进作风,才能不断创新。要努力做到:在思想作风上,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反对因循守旧、不思进取。在工作作风上,坚持密切联系群众,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在领导作风上,坚持民主集中制,反对独断专行、软弱涣散;坚持党的纪律,反对自由主义;坚持干部工作原则,反对用人不正之风。在学风上,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反对照抄照搬、本本主义。在干部生活作风上,坚持清正廉洁,反对消极腐败;坚持艰苦奋斗,反对骄奢淫逸。其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第一位的,既是我们大力提倡的优良作风,也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我们的工作能不能有所突破,我们的事业能不能不断前进,从根本上说,就看我们能不能始终如一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创新与继承优良传统是辩证统一的,创新的目的是要把党的事业继续推向前进,使我们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不断吸收新的理论和实践成果,而不是为了哗众取宠、标新立异。因此,我们必须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创新要体现时代特点,反映社会生活的深刻变化,但不能割断历史,为创新而创新,把党的好传统、好经验、好制度统统丢掉。否则,就是对创新精神的歪曲,就要犯历史性错误。党的工作的一系列基本原则和重要制度,必须坚持;一些具体的制度、管理方式和方法,又必须随着形势的发展而改革创新。我们必须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头脑,坚持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决不能靠自己拍脑袋,更不能自行其是。不然"创新"就会偏离正确的轨道,甚至变成蛮干。
.... 创新要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创新来源于实践,而实践的主体是人民群众。我们一定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积极主动地深入到群众中去,发现、支持和学习他们创造的新经验,认真加以提炼和总结,并不断接受群众实践的检验。在创新过程中提出的"思路"、"主张"、"举措"好不好,不能只看它是"新"的还是"旧"的,而要看它是否符合实际情况,是不是符合群众的利益和愿望,有没有实实在在的效果。这就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重视调查研究,一切从实际出发,充分掌握第一手材料,而不能急功近利、好大喜功,搞一些中看不中用的花架子。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需要我们结合时代特点和本地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在实践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最有效办法。这样,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过程也就是创新的过程,创新的要求也内化于生动而有效的实践中了。只有在创新中始终坚持实践观点、群众观点,我们的创新才更科学、更有效、更有生命力。
.... 在全党面临新的形势和任务的重要关头,党的建设的进步对推动党的事业的发展具有关键作用。我们一定要大力倡导创新精神,反对一切形式的安于现状、因循守旧、不思进取、无所作为,同时,要讲求实效,反对蛮干,善于创新,这样,才能保证党的建设与时俱进,才能推动党的事业胜利前进!
----摘自《党建研究》2001年第4期